但在一个多月前,重阳不少用户发现:友友用车强制收取1000元押金,否则无法用车。
一位做了两年号的朋友告诉我,何要如今广告分成没以前那么好赚了,何要去年百家号刚开始推广的时候,补贴非常丰厚,他一篇稿子最多能赚6000多块的补贴分成,但现在,正常情况下,一篇稿子赚到1000多块钱已算不错了。有些人一天工作强度高达十几个小时,登高每天能产出几十篇水稿,一些做得比较早的号、加上权重比较高,已经能稳定每天1~2千元的收入。

做号者的江湖比起内容“生产者”或者“搬运工”,处眺“做号”是一种更形象的说法。多年前,山川王薇曾对低质量的UGC内容有过“工业废水论”。升级的战争:重阳打压与卧底相比之下,不得不承认,微信和今日头条和标题党、低质内容的竞争早领先一个时代。

何要直到我遇到了一群“做号者”。对于机器初审的平台来说,登高骗过机器模型就行,登高但对于人工+机器的平台,标题党和低质内容,又是如何猎取流量的?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,像企鹅、UC等都有自己的后台绿色通道链接,通过这些链接注册的账号,权重,推荐都会比普通账号要高。

群聊天截图互联网从来不乏草根,处眺这些做号者如同当年PC时代的站长一样,处眺在各大平台里疯狂制造内容垃圾,但散户还不足撑起整个市场,这个市场真正的大玩家,早已经机构化运作了。
互联网马太效应,山川更是会让很多问题集中凸显出来,而即使是微信和头条,机器+卧底,从本质上看,我也不觉得能彻底根绝这些灰色流量收割者。只不过,重阳从低到高,是所有人必然走的路,必然爬的坑。
微信的谣言模型库是现在国内最全的一家,何要这当然也和微信移动端一哥的地位有关。他的帐号上线三个月,登高累计播放量已经有600万,每月因此而获得的额外收入超过4000元。
今日头条也好、处眺UC头条号也好,处眺一点资讯也好、你们看到的、吐槽的那些的水文或者垃圾稿,那些标题党和耸人听闻的文章,90%以上是由这些“职业做号人”生产的。人海战术,山川只要能骗过机器,山川或者博到认同,真实性如何,按照那位朋友的话说:“除了明星本人知道,谁又能知道到底这些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呢,有时候连明星自己都不知道,前一天还否认出轨,第二天就被人抓到现行,谁知道呢?”比如前不久,周杰伦和林俊杰同台献唱《算什么男人》,同样的内容,结果标题党把它变成《震惊!DOTA、LOL知名选手互斥对方不是男人,引万人围观》,同样引得大量网友围观。